採訪 Daniel Ek
co-founder and CEO of Spotify
採訪者 David Senra • 2025-09-28

David Senra,Founders podcast 獨具慧眼的主持人,最近與 Spotify CEO Daniel Ek 進行了一場對話。Senra 形容這場對談是他們去年一次影響深遠討論的延續。Senra 透露,他們之前的談話「毫無疑問是我那一年最有影響力的對話」,徹底改變了他對工作方式和人生哲學的看法。這場後續訪談深入探討了這位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家之一的獨特思維,揭示了驅動 Ek 不懈追求影響力的關鍵原則。
重視影響力甚於快樂
Senra 一開始便回想起 Ek 曾與他及包括 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 在內的其他人分享的一個「嶄新想法」。Dara 當時正考慮領導 Uber 這項艱鉅任務,最初曾卻步,說:「絕對不行,我又不是瘋了。我可幹不了這事。」但與 Ek 的一番對話改變了一切。正如 Dara 所述,Ek 看著他問:「人生何時是為了追求快樂?人生是為了創造影響力。」這讓 Dara 深深地引起共鳴,他意識到:「天哪,這太顯而易見了,我非得試試看。」Ek 解釋了他的哲學,表示:「我認為快樂是影響力的滯後指標。」他進一步闡述,雖然短暫的快樂是可能的,但真正持久的快樂源於做出有意義的貢獻,而這個定義對每個人而言都意義深遠。對 Ek 來說,Dara 在 Expedia 只是「滿足」,而非真正快樂,而 Uber 提供了一個毋庸置疑的巨大影響力機會。
關鍵洞察:
- 快樂往往是影響力的滯後指標,意謂著真正持久的快樂源於做出重大貢獻。
- 安於現狀可能是一個不易察覺的陷阱,阻礙個人追求更大潛力的個人和社會影響力。
- 影響力是一個深刻的個人概念;每個人都必須定義它對自己意味著什麼。
創業家的使命探索
Ek 自己的歷程揭示了他的哲學所蘊含的深刻道理。Senra 深入詢問他的早期職業生涯,問他是否在 22 或 23 歲賣掉第一家公司後感到滿足,因為他當時已經達成了 15 歲時設定的財務目標。Ek 承認他「暫時滿足」,但絕對「不快樂」。他回憶了一年空虛的經歷,意識到金錢帶來的地位和膚淺人際關係最終並不能帶來滿足感。這段深刻反思的時期讓他有了深刻的領悟:他需要創造。他說:「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想做什麼,這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人不太一樣。我就是知道我想創造東西。」Senra 強調了這一點,將「消費」與「生產」對比,指出:「我關心你創造了什麼。你不應該因為有錢買昂貴的東西而自豪。你究竟創造了什麼?」這種創造而非僅僅消費的根本驅動力,將 Ek 從沮喪中拉了出來,並引導他走上了創立 Spotify 的道路。他將自己內心的衡量標準描述為,不是天生良好,而是一種對自己能力的堅定信念:「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優秀。我知道自己與眾不同。但我有一種近乎瘋狂的信念,相信只要我足夠努力,就能變得出色。」
關鍵轉變:
- 從早期的財務成功和消費,轉變為根深蒂固的生產和創造需求。
- 個人驅動力從追逐膚淺的快樂,轉變為對解決問題的長期承諾,甚至長達十年或更久。
- 意識到個人身份和目標與創造及產生影響力息息相關。
真實與信任的力量
正如 Senra 和 Ek 所討論的,創業家成長的關鍵要素是接收並依循直言不諱真相的能力。Senra 提到了 Sony 僱用「有償批評者」的概念,他們的工作是「指出我們產品的缺陷,因為如果我們連這些缺陷都看不到…」。他將這與 Mike Ovitz 的領悟連結起來:真正的朋友會對你說實話,尤其當你功成名就、財富加身時。Ek 呼應了這一點,強調了信任和誠實在他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性。他很幸運身邊有許多說真話的人,首先是他的母親,她提供了商業世界之外的務實觀點。他的朋友 Jack、他的妻子以及他的共同創辦人 Gustav 也在他的核心信任圈內。Senra 引用 Charlie Munger 的話指出:「信任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經濟力量之一。」Ek 表示同意,並補充說,雖然信任會通過持續的積極行動緩慢累積,但一次負面互動就能將其摧毀,這使得它彌足珍貴,並且以其「絕對」形式難以維持。
關鍵學習:
- 創業家從擁有「有償批評者」或直言不諱者身上獲益良多,他們能指出盲點和缺陷。
- 建立一個「值得信賴的無縫網路」(Munger)是一種經濟力量,能促進更快、更有效的協作。
- 信任是一種累積資產,但卻很脆弱;它建立緩慢,但可能瞬間毀滅。
不懈的學習與求知謙遜
儘管管理著一家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Daniel Ek 仍保持著驚人的求知謙遜和不懈的學習渴望。Senra 分享了 Ek 曾表示,即使意味著為其他 CEO 跑腿倒咖啡,只要能從旁觀察學習,他也願意。Ek 進一步闡述了這種做法,回憶起他曾問 Mark Zuckerberg 是否可以真的參加他所有的會議一週。「我會記下會議筆記,」Ek 解釋道,「如果能為他倒咖啡,我也會做。」這種親身觀察讓他能夠內化文化並理解書本上不明顯的實踐方法。他意識到自己正在「在工作中學習」,並試圖理解他「不知道」的事情。這種對積極、體驗式學習的承諾,結合他的共同創辦人 Martin 的格言:「一家公司的價值是所有已解決問題的總和」,突顯了他對長期影響力和持續改進的投入。
關鍵實踐:
- 積極尋求直接的學習經驗,例如從旁觀察其他領導者,即使這意味著擔任次要角色。
- 保持極度的求知謙遜,相信無論目前的成就如何,總是可以學習和改進。
- 將工作視為「我熱衷於解決的問題」的解決方案,並承諾對這些挑戰至少投入十年。
「我認為我現在玩的這場遊戲,就是成為最好的自己。」—— Daniel 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