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Morgan Housel

Writer

採訪者 The Knowledge Project Podcast2024-05-28

Morgan Housel

Morgan Housel,金錢心理學一書的知名作家,近期接受The Knowledge Project Podcast的專訪,就財富、獨立性以及財務成功中那些常與直覺相悖的真理,進行了一場引人入勝的對談。Housel以其深邃的洞察和精湛的敘事技巧聞名,他深入剖析了不僅是致富,更是真正過上富足生活所必需的技能和心態。訪談流暢自然,揭示了人類行為與財務決策交織的層層面向。

財富的無形支柱:耐心與錯失恐懼(FOMO)

在一個充斥著社群媒體,不斷展示著即時成功和財富暴漲的世界裡,Housel以一個清晰、近乎激進的宣言,直指核心:「不被『錯失恐懼』(FOMO)所左右,是單一最重要的財務技能。」他進一步闡述,若你持續被錯失機會的恐懼所左右,幾乎不可能累積可觀的財富。不斷與他人迅速增長的投資組合(無論是Bitcoin或最新的熱門股票)進行比較,會侵蝕實現真正長期複利所需的耐心。

Housel本人就體現了這一哲學。他承認自己不擅長精密的選股或交易,反而選擇「盡可能地長期持有指數基金,以在超乎平均的時間內,保持平均表現。」他舉例說明Howard Marx認識的一位投資者,此人從未在任何一年中躋身同儕的前半部,但在二十年間,卻在全球名列前4%,因為其他人都精疲力盡或改變了策略。這種不聲不響的堅持,這種對自身策略堅定不移的承諾,成就了非凡的結果。正如他的朋友Brent Bore睿智地說:「我非常樂意看著你透過做我絕不想做的事情而變得非常富有。」

關鍵洞察:

  • 不受FOMO影響對於持續財富累積至關重要。
  • 耐心和對策略的長期承諾,通常優於短期獲利。
  • 「在超乎平均的時間內保持平均表現」,是通往頂尖財富回報的驗證之路。

超越「富有」:對獨立的追求

Housel對「富有」和「富裕」做了關鍵的區分。他認為,「富有」是指擁有足夠的錢支付開銷、付款和購買物品。然而,「富裕」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富裕是你沒有花掉的錢。」它是隱藏的儲蓄,是那些能賦予更珍貴資產——獨立和自主的投資。他將金錢描述為「獨立的氧氣」,讓你能夠與摯愛共度時光、追求熱情,並在每個早晨醒來時,擁有選擇自己一天的自由。

對獨立性的追求,往往涉及做出在試算表上看起來並非最佳的決策。Housel分享了一個個人軼事:他提前還清了房屋貸款,儘管那是個低利率的3.2%固定房貸。他坦率地稱之為「我們做過最糟糕的財務決定,卻是我們做過最好的金錢決定。」對於他這位自稱是會往最壞情況設想、且事業多變的人來說,心理上的平靜與安全感遠遠超越了潛在的投資回報。他認為,一旦你停止將金錢視為單純的數字,而是開始將其視為改善生活的工具,你的優先順序就會從分析上的最佳化轉向質性的幸福感。例如,在家中累積的回憶和經歷是無價的,遠非任何Zillow估價所能衡量。

主要啟示:

  • 富裕是由不花用的金錢所帶來的獨立與自主程度所定義。
  • 金錢的真正力量在於能夠與摯愛共度時光和實現個人自由。
  • 將心理健康置於嚴格的財務優化之上,能帶來更大的幸福。
  • 經歷和回憶的無形價值,往往超越物質上的財務收益。

運氣的角色與理解你的「遊戲」

對談深入探討了運氣、觀點和個人境遇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Housel以彩票為例,指出那些錢最少的人往往是最大的買家,這個例子令人印象深刻。他引用Daniel Kahneman的見解解釋說:「當你所有的選擇都很糟糕時,你承擔風險的意願就會爆發,因為你已經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這突顯了一個人的經濟狀況如何深刻地塑造其決策,導致從外部看來可能不理性的選擇。

Housel很快區分了運氣與可控的努力。對他而言,真正的運氣是「你的出生地點和時間」、你進入的社會經濟家庭,以及你上的學校。這些是任何人無法控制的因素,然而它們卻深刻影響著人生的軌跡。在分析像Warren Buffett這樣的成功人物時,Housel強調要超越結果,去看那些可複製的東西。儘管Buffett無法重現1950年代的市場條件,但他的耐心、風險架構和驚人的毅力,都是我們所有人可以應用的教訓。他指出「Buffett 99%的淨資產是在他60歲生日之後累積的」,這證明了他心理上願意在他人可能已經退休時繼續前行。最終,Housel總結說,許多財務爭論並非事實上的分歧,而是「不同個性的人各說各話」,這突顯了定義你自己的「遊戲」的重要性。

關鍵實踐:

  • 承認運氣對人生和財務結果有著巨大且不可控的影響。
  • 在研究成功人士時,將運氣與可重複的技能區分開來。
  • 專注培養可重複的特質,如耐心、毅力以及下行風險管理。
  • 有意識地定義你的個人財務「遊戲」,以避免被他人不同的目標所左右。

成功的雙刃劍:地位、焦慮與意想不到的後果

Housel揭示了地位遊戲的陰險本質,他觀察到「人們只是根據周圍的人來調整自己的期望。」這種與他人攀比的內在人類傾向意味著,即使我們的孩子物質生活比我們好,他們也可能不會更快樂,僅僅因為他們的期望會隨著同齡人而提高。對Housel而言,對抗這種心態意味著要定義一個小圈子,只在意真正渴望其愛與尊重的人,並放下其他人。

他也探討了極端成功背後的隱藏成本,引用Andrew Wilkinson將許多成功人士描述為「被利用來提高生產力的步行焦慮症患者」,或Patrick O'Shaughnessy使用的「飽受折磨」一詞。Housel回憶起Elon Musk曾說:「你可能認為你想成為我……這裡面就像一場龍捲風」,這是一個關於此等野心常伴隨內部動盪的嚴峻警告。正如Naval Ravikant常說,你不能挑三揀四地選擇一個人的生活片段;你必須接受其全部,包括巨大的犧牲和無情的壓力。矛盾的是,Housel認為成功往往「埋下了自我毀滅的種子。」它會滋生懶惰,削弱促成早期成就的動力,並使個人脫離誠實的回饋,因為沒有人願意告訴皇帝他沒穿衣服。

關鍵洞察:

  • 持續的比較助長了無止盡的地位遊戲,導致期望不斷升級的惡性循環,而非增加幸福感。
  • 極端成功往往伴隨著巨大的心理負擔,包括焦慮和一種「飽受折磨」的感覺。
  • 真正的成功需要接受個人生活的「完整套件」,包括其隱藏的代價。
  • 成功本身諷刺地會侵蝕促成其實現的特質(動力、謙遜、誠實的回饋)。

「大多數的財務辯論,無論是投資、儲蓄還是消費的爭論,人們實際上並不是在彼此意見相左,他們其實不是在辯論,而是不同個性的人各說各話;一旦你接受這一點,就會明白這些事情並沒有一個正確答案。」 - Morgan Hous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