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Jacob Collier
Musician
採訪者 Colin and Samir • 2024-03-04

在與 Colin 和 Samir 的深度對談中,多次榮獲葛萊美獎的音樂人 Jacob Collier,這位常被譽為「Z世代莫札特」的奇才,揭開了他非凡歷程的神秘面紗。從2013年在臥室上傳影片,到如今在全球各大場館領銜演出,Jacob 分享了一套創作哲學,比起傳統的成功之道,他更看重直覺、真誠的貢獻和永不熄滅的好奇心。這場訪談不僅僅關乎音樂;更是一堂關於如何以開放的心態,在創作領域中航行,並樂於被自己所驚艷的大師課。
無腳本的開端:YouTube 作為自我表達的空間
Jacob Collier 的發跡故事,並非源於宏大計畫或產業藍圖,而是獨立創作力量的明證。成長過程中,他在倫敦的家中打造了一個「洞穴般的角落」——一個充滿音樂潛力的房間,他在那裡拍攝了早期的 YouTube 影片。他第一支爆紅的影片,是 Stevie Wonder 的 "Don't You Worry 'bout a Thing" 的多聲部無伴奏合唱翻唱,影片的開頭畫面竟然是一張顯示「0次觀看」的截圖,這一點相當著名。Jacob 解釋說,這個時刻純粹是出於驕傲,以及想分享他認為「酷斃了」的東西的渴望。
他最初對待 YouTube 的態度是「參與對話」,而非追逐流量爆紅。他回憶起一個時期,那時「YouTube 是我能按自己意願行事的最佳平台」,不受演算法或競爭心態的壓力。這種真誠奉獻而非索取的精神,定義了他早期的作品。他回顧道:「價值存在於這件事能多大程度地喚醒我的靈魂,以及我對此有多大的興趣。」
關鍵洞察:
- 貢獻而非索取: 早期 YouTube 的成功源於分享有趣作品的渴望,而非策略性地追求「爆紅」。
- 直覺為導: Jacob 的旅程突顯了即使沒有明確的道路或行業先例,也應追隨內心的熱情。
- 勇於跨出第一步: 克服創作瓶頸需要勇氣去犯最初的錯誤,而非從一開始就追求完美。
循著直覺前行:與 Quincy Jones 的緣分及蒙特勒首秀
Jacob 真誠創作方式的影響力無可否認。在他的 Stevie Wonder 翻唱作品引起關注數天後,他收到了一封來自 Quincy Jones 的超現實電郵。隨之而來的並非一場標準的業界會議,而是對音樂細微之處的深入探討。Jacob 笑著回憶,Quincy 當下「只是好奇,像『嘿老兄,你能解釋一下那個(歌曲)的第二個和弦是什麼嗎?』」這個時刻與職業發展無關,而是純粹的「惺惺相惜」,是兩位熱情音樂人之間共通的語言。
儘管獲得了這般深切的肯定,Jacob 卻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當 Quincy 的團隊提出管理合作時,他禮貌地拒絕了。他說:「我拒絕了……我知道我不想那樣做。」他強調了自己強烈渴望走出自己的路,即使這條路尚未明確。他沒有計畫,但有著強烈的直覺。這種獨立精神促使他與 MIT 的 Ben Bloomberg 合作,創造了劃時代的 Vocal Harmonizer,並在 Montreux Jazz Festival 上首次舉辦了個人獨奏會——為他的偶像 Herbie Hancock 和 Chick Corea 開場。那是一場浴火的洗禮,一個20歲的年輕人在數千名觀眾面前表演,同時還有傳奇人物在觀看,真是一個「歷史性的一刻」。
關鍵轉變:
- 重新定義肯定: 真正的肯定源於對他技藝的共同熱情與理解,而非僅僅是業界認可。
- 信任內在羅盤: Jacob 選擇將直覺置於傳統職業道路之上,即使面對「夢寐以求」的機會亦是如此。
- 協作創新: 他與 Ben Bloomberg 的合作展示了他願意打造新工具來表達其獨特音樂願景的決心。
創意的持續演進:超越「天才」標籤
Jacob 挑戰了「一切都已掌握」的觀念。他將自己的創作過程視為一個持續展開、充滿驚喜的旅程。他堅稱:「如果你做對了你在做的事情,你會不斷被周圍的合作夥伴……還有你自己所驚訝。」他自學音樂的方式也反映了這一點,強調感受而非嚴格的理性理解。他引用了自己經驗中的一句有力話語:「我以前認為耳朵決定一切,如果你聽到了就能演奏;但如果你賦予自己超越耳朵的能力,那麼你的耳朵也會吸收所有技巧並一同成長。」
這種流動性的方法也延伸到他對經常被貼上的「神童」和「天才」標籤的看法。他認為這些標籤不具人情味,是人們「將其歸結為超出你的理解範圍」的一種方式。對 Jacob 而言,真正的成長來自於被「看見和理解」為一個有缺陷的人類,而不是被提升到一個遙不可及的地位。他相信真正的創造力「更多關乎自在……擁有犯錯的許可,並接受自己的古怪」,而非嚴格的紀律或與生俱來的技術技能。他堅稱,他最大的天賦源於這種情感和直覺的一面,而非「智力上的壯舉」。
關鍵學習:
- 成長型思維: Jacob 將創作視為一個持續的自我發現和驚喜過程,而非一個終點。
- 直覺優於理性: 他在音樂中優先考慮情感連結和感受,相信一個人「感受到的東西總比你知道的更接近真實世界」。
- 解構標籤: 「天才」標籤可能令人孤立;真正的成長來自於被視為和理解為一個完整的人。
真誠連結的力量:Jacob 獨特的舞台魅力
Jacob 從蒙特勒時的「內斂型」表演者,演變到如今高度互動的舞台呈現方式,展現了他對真誠的堅持。他回憶起早期的演出,那時他的能量流向音樂本身,吸引著觀眾。而現在,他的能量是一種動態的交流,反映出深層次的自在與開放。他解釋說,他「內在的能量從來不願在舞台上不誠實」,避免刻意的外向,轉而選擇「完全做我自己」。
這種對真誠的堅持,與他的觀眾建立了獨特的連結,將音樂會轉化為社群共享的體驗。他將這些時刻描述為「當我指揮著五千名觀眾,我的聲音與每個人的聲音一樣響亮,他們跟著我,他們提昇我,我提昇他們,這讓我覺得非常平衡。」對 Jacob 而言,最高的獎勵並非個人榮譽,而是集體創造力的共同提昇。這種根植於他對音樂真切熱情的社群精神,或許是他最大的超能力,讓他的複雜藝術得以被所有人理解並深深感動。
關鍵實踐:
- 真誠的舞台呈現: Jacob 透過真實做自己來建立與觀眾的連結,而非採用表演性的角色。
- 觀眾即合作夥伴: 他將觀眾不僅視為旁觀者,更是積極的參與者,為他的現場演出貢獻能量和體驗。
- 重新定義「成功」: 成功不僅僅是榮譽,更關乎日常創作中的小勝利,以及單純地「活在當下」。
「當你完全了解自己是誰時,你便停止了學習。」- Jacob Coll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