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Morgan Housel

Writer

采访者 The Knowledge Project Podcast2024-05-28

Morgan Housel

摩根·豪泽,这位《金钱心理学》的著名作家,最近在The Knowledge Project播客上进行了一场引人入胜的讨论,内容涵盖财富、独立以及财务成功中那些往往与直觉相悖的真理。豪泽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精湛的讲故事能力而闻名,他剖析了那些不仅能致富,更能真正过上富足生活所必需的技能和心态。整场对话轻松流畅,揭示了人类行为与财务决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财富的隐形支柱:耐心与错失恐惧症

在一个充斥着社交媒体、展示一夜暴富和财富飙升案例的世界里,豪泽以一个清晰、近乎颠覆性的声明拨开喧嚣:“没有错失恐惧症(fomo)是唯一最重要的财务技能。”他进一步阐述道,如果你总是被害怕错过的恐惧所左右,几乎不可能积累可观的财富。不断地与他人迅速增长的投资组合(无论是比特币还是最新的热门股票)进行比较,会侵蚀实现真正长期复利所需的耐心。

豪泽本人就身体力行这一理念。他承认自己缺乏复杂的选股或交易技能,转而选择“尽可能长时间地持有指数基金,在超长时期内保持平庸”。他举了一个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x)认识的投资者的例子:这位投资者在任何一年里,其表现从未进入同行的前50%,然而在二十年间,他却跻身全球前4%,原因在于其他人精疲力尽或改变了策略。这种安静的坚持,这种对自己策略的坚定不移,带来了非凡的成果。正如他的朋友布伦特·博尔(Brent Bore)睿智地指出:“我非常乐意看着你通过我永远不想做的事情变得非常富有。”

核心洞察:

  • 缺乏错失恐惧症对于持续的财富积累至关重要。
  • 耐心和对策略的长期坚持往往胜过短期收益。
  • “在超长时期内保持平庸”是获得顶尖财务回报的经证实途径。

超越“有钱”:对独立的追求

豪泽对“有钱”(rich)和“富有”(wealthy)做了重要的区分。他认为,有钱意味着你有足够的钱支付开销、偿还款项和买得起东西。然而,富有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富有是你没花掉的钱。”它是隐藏的储蓄,是能带来更珍贵财富——独立和自主——的投资。他将金钱描述为“独立的氧气”,使你能够与所爱之人共度时光,追求自己的爱好,并每天醒来都能自由选择如何度过。

这种对独立的追求常常涉及做出那些在电子表格上看起来并非最优的决定。豪泽分享了一个个人轶事:他提前还清了抵押贷款,尽管那是3.2%的低固定利率。他坦率地称之为“这是我们做过的最糟糕的财务决策,但却是我们做过的最好的金钱决策”。对于他这个自称是悲观主义者、职业生涯变幻莫测的人来说,心理上的平静和安全感远远超过了潜在的投资回报。他认为,一旦你不再把金钱仅仅看作数字,开始将其视为一种过上更好生活的工具,你的优先事项就会从分析优化转向定性幸福。例如,在家中创造的记忆和经历是无价的,远远超出任何Zillow估价所能衡量。

核心学习:

  • 富有的定义是源于你没有花掉的钱所带来的一定程度的独立和自主。
  • 金钱的真正力量在于让你能与所爱之人共度时光并拥有个人自由。
  • 优先考虑心理健康胜过严格的财务优化,可以带来更大的幸福。
  • 经历和回忆的无形价值往往胜过物质上的财务收益。

运气的角色与理解你的“游戏”

对话深入探讨了运气、视角和个人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豪泽以彩票为例,鲜明地指出钱最少的人往往是最大的购买者。他借鉴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洞察,解释说:“当所有选择都很糟糕时,你承担风险的意愿就会爆发,因为你一无所有。”这凸显了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如何深刻地塑造他们的决策,导致从外部视角看来可能不理性的选择。

豪泽迅速区分了运气与可控的努力。对他而言,真正的运气是“你出生在哪里,何时出生”,你所进入的社会经济家庭,以及你所就读的学校。这些是超出任何人控制的因素,但它们深刻影响着人生轨迹。在分析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这样的成功人士时,豪泽强调要超越结果,去看那些可重复的东西。虽然巴菲特无法重现20世纪50年代的市场条件,但他的耐心、风险框架和惊人的耐力都是我们都能借鉴的经验。他指出,“巴菲特99%的净资产是在他60岁生日之后积累的”,这证明了他心理上愿意在别人已经退休时坚持下去。最终,豪泽总结道,许多财务辩论并非基于事实的分歧,而是“不同性格的人在各说各话”,强调了定义你自己规则的重要性。

核心实践:

  • 承认运气对生活和财务结果巨大且不可控的影响。
  • 在研究成功人士时,将运气与可重复的技能区分开来。
  • 专注于培养可重复的特质,如耐心、毅力以及下行风险管理。
  • 有意识地定义你的个人财务“游戏”,避免被他人不同的目标所左右。

成功的双刃剑:地位、焦虑与意想不到的后果

豪泽剖析了地位游戏(status games)的潜在危害,观察到“人们只会根据身边的人来调整自己的期望。”人类这种固有的“与邻攀比”的倾向意味着,即使我们的孩子过着比我们物质上更好的生活,他们也可能不会更快乐,仅仅因为他们的期望会随着同龄人而提高。对豪泽而言,应对这种现象意味着定义一个小的圈子,圈子里的人是他真正渴望他们的爱和尊重的,而其余的则可以放弃。

他还探讨了极端成功背后的隐藏代价,引用安德鲁·威尔金森(Andrew Wilkinson)对许多成功人士的描述——他们是“被生产力所驾驭的行走焦虑症患者”,或帕特里克·奥肖内西(Patrick O'Shaughnessy)使用的词“受折磨的”。豪泽回忆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说:“你可能觉得你想成为我……但这里面就像一场龙卷风。”这是对这种野心常常伴随的内心动荡的严酷警告。正如纳瓦尔·拉维坎特(Naval Ravikant)常说,你不能只挑选某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必须接受它的全部,包括巨大的牺牲和持续不断的压力。矛盾的是,豪泽认为成功常常“埋下了自我毁灭的种子”。它会滋生懒惰,削弱了促成早期成就的动力,并使个人脱离了诚实的反馈,因为没人想告诉皇帝他没穿衣服。

核心洞察:

  • 不断的比较助长了无休止的地位游戏,导致期望不断升级的“跑步机效应”,而非增加幸福感。
  • 极端的成功常常伴随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包括焦虑和一种“受折磨”的感觉。
  • 真正的成功需要接受个人生活的“全部”,包括其隐藏的代价。
  • 成功本身反而会侵蚀那些促成其成就的特质(动力、谦逊、诚实反馈)。

“大多数财务辩论,无论是投资辩论,还是储蓄或消费辩论,人们实际上不是在互相争论,他们实际上不是在辩论,而是不同性格的人在各说各话,一旦你接受了这一点,就会明白这些事情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摩根·豪泽